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青春的故事】西部计划优秀校友周来:在基层工作中定义“自我”

文章来源:校团委 作者:沙远峰发布时间:2025-09-11责任编辑:沙远峰

编者按

九十载芳华正茂,九秩征程初心如磐。恰逢桂林医科大学建校90周年,校团委特别推出“青春的故事”系列,对话多位投身西部计划的优秀校友,聆听他们从校园课堂到西部热土的成长与蜕变,记录他们克服困难、服务人民、实现价值的动人故事。

他们以医者誓言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着人生的壮丽篇章。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前沿、乡村振兴的一线、民族团结进步的阵地……处处闪耀着桂医青年无私奉献、勇担使命的身影。

谨以此系列访谈,致敬所有服务西部的志愿者,并激励更多桂医学子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与奉献者。


我的青春我做主——在基层工作中定义“自我”


个人介绍:周来,共青团员,专业:药学。2025年加入西部计划,服务地区为云南省弥勒市弥阳街道办事处,服务专项为乡村社会治理。

毕业前夕,我和许多同学一样,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城市的霓虹闪烁,机会俯拾即是,但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问:青春是否还有另一种可能?是否可以去一个更需要我的地方,书写不一样的人生?

从忐忑到温暖

距离背着行囊踏上西行的列车已过一月,此刻我正坐在办公桌前,窗外的五星红旗映着蓝天白云,风中带着滇南特有的湿润气息。

一个月前,我刚走出大学校门,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些许迷茫,选择成为了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这片陌生的红土地。

我服务于云南省弥勒市弥阳街道办事处。

图为弥阳街道办事处

初到弥阳,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工作流程、方言的障碍,让我一度有些手足无措。对未知的隐隐担忧,使得我不断问自己:我能适应吗?我能做好吗?

幸运的是,办公室的前辈们用他们的热情与包容,迅速打消了我的顾虑。小姜姐主动带我熟悉街道的基本情况,从各个办公室的分布到日常工作的流程,她都事无巨细地为我讲解;徐哥则手把手教我如何整理会议纪要、如何规范撰写公文,甚至细致到标点符号的使用;白主任更是像一位高年级师姐,不仅耐心解答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还时常鼓励我大胆尝试、不怕犯错。

他们常说:“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多听、多看、多做,自然就懂了。”这些话,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基层的“神经中枢”

这些天的基层时光,像一本翻开的新书,每一页都写着成长与感动,也让我更坚定了自己扎根基层、服务西部的初心。

我对“党政办”三个字的认知,也从最初的模糊变得日渐清晰。这里,是街道的“神经中枢”,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政策的最终落地和群众的切身利益。

我深刻体会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一份文件的精准传达、一场会议的周密筹备、一条信息的及时上报,看似琐碎,却都关乎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成效。

记得有一次,我负责整理一份参加会议的统计表。原本以为只是简单的文字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需要核对大量数据、反复修改措辞,确保每一句话都准确无误。那天晚上,我加班到很晚,白主任也一直陪在身边,一边指导我修改,一边告诉我:“基层工作就是这样,看似简单,实则千头万绪,但只要我们多一点耐心、多一份责任,就能把事情做好。”

图为周来进行日常工作

这件事让我明白,基层工作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严谨和细致。同事们那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他们在处理复杂事务时展现出的智慧与担当,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和教育着我。我渐渐学会了在实践中学,在学中悟,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温度与厚度

一个月来,我不仅学习了机关工作的规范与流程,更在点滴中感知着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厚度。

基层,是距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政策温度的地方。在这里,我看到了干部们如何倾听群众心声、如何解决实际困难、如何推动社区发展。

甸溪河的晨雾还未散尽时,我已经站在了弥勒市人力资源服务基地的门口。八月的弥勒清晨已有凉意,零工市场里却早已人声鼎沸。

这座去年8月刚揭牌的人力资源服务基地,是务工者们的希望之地。我的任务是对道路两旁务工人员进行疏导,以及开展就业政策和岗位宣传。我一边进行疏导,一边观察着这个流动的小社会:有背着工具包讨价还价的水电工,有抱着纸箱打听日结工价的妇女,更多人围着招工信息栏,指尖在“包吃住”字样上反复摩挲。

看到务工者们成功找到工作,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突然明白 “15 分钟就业服务圈”不仅是政策术语,更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期待。

弥阳的日子,不只有忙碌的工作,还有温暖的生活。

下班后,同事会带我去吃地道的弥勒米线,那鲜美的汤底、细腻的米线,成了我每日工作后最好的慰藉;周末,我们会一起去红河水乡散步,看夕阳西下,听流水潺潺,同事们还会热情地给我讲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

青春的答案

当大家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或许会和曾经的我一样迷茫:青春该是什么模样?这一个月的经历告诉了我答案:青春的模样从没有标准答案,但若能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基层的土壤,让汗水浇灌出群众的幸福,这样的青春一定格外闪亮。

基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这里有最真实的国情、最淳朴的民风、最迫切的需求,也有最动人的故事和最坚实的成长。

在西部的土地上,我们正用青春搭建最坚实的桥梁,让政策的温度,顺着掌心的纹路,传到每一个需要的人心里。

当然,基层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也会有困难与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与挑战,让我们不断反思、不断进步,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在弥阳的故事,才刚刚写下第一个逗号。未来的篇章里,风雨与挑战必将接踵而至,但我心中明亮——这段奔赴西部的岁月,终将成为我生命中最沉甸也最璀璨的财富。它教会我的,不仅是怎样工作,更是如何生活;它不仅让我做事,更教我做人。

如果你也同样向往一场不同于众人的青春冒险,渴望在泥土与星空间寻找自我的重量;如果你愿意相信,生命的辽阔源自脚下的足迹而非纸上的诗行——那么,来吧。到西部来,到基层来!这里有待耕耘的田野、有待点亮的窗口,有沉默却滚烫的故事等你倾听,更有整片天空,许你的青春肆意绽放。

我期待着你。期待与你在西部坦荡的阳光下,相遇,同行。

九十载芳华正茂,九秩征程初心如磐。恰逢桂林医科大学建校90周年,校团委特别推出“青春的故事”系列,对话多位投身西部计划的优秀校友,聆听他们从校园课堂到西部热土的成长与蜕变,记录他们克服困难、服务人民、实现价值的动人故事。


文、图/周来提供)

上一条: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曾小云参加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下一条:【青春的故事】西部计划优秀校友朱芳萍:在茉莉香中扎根与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