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附属医院广西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IF=12.38,JCR Q1)发表题为“Integrative analyses prioritize GNL3 as a risk gene for bipolar disorder”的文章。
附属医院为第一单位,广西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团队成员蒙庆团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中南大学刘春宇和陈超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据了解,国际知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位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1区,是精神病学SCI杂志十强之一。

论文截图
该研究为理解BD的遗传学基础和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是一种涉及多个基因共同调控的复杂遗传性精神疾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AWS)发现了数十个与BD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然而这些位点大部分都位于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域,真正的致病变异以及它们在BD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为了解析BD的遗传学基础以及BD风险基因的功能,研究团队基于已发表的BD GWAS研究结果,利用GWAS注释工具FUMA以及脑eQTL分析、基因差异表达、基因共表达网络等多个分析,发现了蛋白质编码基因GNL3是BD的风险基因。
作者在人神经祖细胞中进行了CRISPR干扰(CRISPRi)和双荧光素酶实验,发现了与BD相关的3个SNPs(rs10865973, rs12635140和rs4687644)影响GNL3的表达,而且BD风险相关的等位基因对应更高的GNL3表达水平。
作者进一步在人神经祖细胞和3D人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模型中敲低和过表达GNL3,并发现GNL3表达异常会导致细胞增殖和神经元分化的异常。
该研究发现了BD相关的SNP位点可能通过调控GNL3的表达,进而引起细胞增殖和神经元分化的异常,最终作用于BD的患病风险,为理解BD的遗传学基础和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南大学创新驱动计划的支持。
广西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和平台建设:
广西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致力于神经系统遗传与变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利用转基因果蝇、线虫、类脑模型等,探索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脑肿瘤以及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文/广西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 审核/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