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奉献是你的品格
你把青春无悔交给了橄榄绿
军人,坚定是你的信念
你把生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
你们,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一、彭小红

人生只有一次机会,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彭小红
人物简介

彭小红,男,中共党员。于2000年高考进入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习,200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2007年攻读硕士,2010年硕士毕业,同年9月开始攻读博士。2011年在导师资助下赴美国西雅图生物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课题研究工作,2013年回国,2014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在部队时间长达16年。退伍后来到桂林医学院任职,现任桂林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全国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主任联席会理事、广西预防医学会寄生虫分会主任委员。
军旅生活


对于彭小红来说,生命中最年轻和朝气蓬勃的16年都在部队度过。少时因为家庭生活困难而从军,至今对部队的培养都身怀感恩之情。部队的16年,不仅培养了他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坚韧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期间有一件事推动了彭小红入党的决心,也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影响。那是15年前大一暑假下连队锻炼,中途遇到一次山火全团拉动。天气炎热,由于拉动时间紧急,大部分人水壶都没有装水,等爬到失火处时,大家都已经口渴难耐了。这时候班长喊道:“党员同志先跟我上!”然后,全排的党员战士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最前方。在党员的带领下,大家鼓足干劲一气扑灭了山火。虽然当时他还没入党,但是这句话一直回响在他耳边。在那个年份,似乎这种话只有在影视剧中才可以听到,但是,这件事就真真实实地出现在了他身边。这也是成了彭小红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也使得他在今后的工作中一直切实站在自己服务的对象的角度,切实为他们解决问题。
明确发展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从部队到地方,彭小红仅仅经过几个月的适应过程,便能很好地进入自己的角色。他来桂医工作第二年开始任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在近3年的工作中,基本理顺了教研室的教学工作侧重方向,同时基本确定了教研室今后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教研室于2019年被评为“优秀教研室”。彭小红一直潜心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于2018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赴加拿大UBC学习高等教育教学法半年。回国后,在学校组织的推荐下进入教务处工作。出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彭小红明确今后一段时间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是加快推进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形成具有桂医特色的课堂教学体系,为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刘正华

吃不够的当兵苦,忘不掉的战友情;
曾经从军十余载,铸就更辉煌人生。
——刘正华
人物简介
刘正华,男,中共党员。1994年12月入伍,在部队中积极肯干,学习上认真刻苦,思想上积极进步;于1996年9月考入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学习,在军校期间,认真学习,连续2年被评为“优秀学员”;1998年7月军校毕业后分配到桂林空军学院工作,在工作期间,苦练专业技术;2002年荣获“空军机要专业技术训练标兵”并立二等功;2004年12月积极响应部队号召转业,并于2006年3月分配到桂林医学院党委办公室工作。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干事、公公正正待人,努力加强理论学习,注重提高自身素质,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时时处处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曾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
军路生活——忆峥嵘岁月

1994年12月,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刘正华怀着一个美丽的从军梦,告别家乡和亲人,踏上了南下的列车来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开始了他人生中的军旅生活。
走进军营,方正的队列,高昂的士气,整齐的内务以及一副副稚嫩而又刚强的面孔,他终于踏进了这个梦寐以求而又神秘的地方。
而接下来紧张的新兵训练却让他叫苦不迭,白天枯燥无味的军姿,反反复复的踢腿摆臂,晚上背不完的条令条例和那班长眼中永远也叠不好的豆腐块以及永远让人睡不安宁的紧急集合,还有一系列让他感到不知所措的规定和操作,像全体剃光头、明令禁止抽烟、永远抢不到的饭菜。刚开始的几天,刘正华陷入了痛苦和迷茫之中,可是,在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后,从不适应到适应,从看到军营生活的苦和累到体会出这一切的苦与累带给他的一次又一次的成长经历,最终完成了从学生到军人的转变。
经过自己的努力,刘正华在几十名战友中脱颖而出,于1996年7月考上了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地区环境的恶劣,饮食差异的不习惯,都让他成长了许多。结束了紧张的军校生活,被分配到桂林空军学院工作。军校生活给了他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给了他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给了他直面人生的浩然正气。
新的岗位,继续发光发热
刘正华认为:“无论在何种工作岗位,做什么工作,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还要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更多的是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培养,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作为军人,责任就是使命。如今回到地方工作,更应该保持部队的优良传统,永葆高尚的军人本色,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份内的责任,尽职尽责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三、王荣玲

学会感恩,活出自我。
——王荣玲
人物简介

王荣玲,女,中共党员。1993年12月参加工作,在武警广西总队服役,1996年4月入党,在部队服役期间多次获奖,曾获射击优秀一等奖、嘉奖等。1997年4月到桂林医学院工作,1999年7月至今曾担任行政机关党支部、离退休党委离休支部组织委员。2012年9月担任离退休人员管理处离休科副科长;2016年6月担任离退休人员管理处离休科科长、离退休党委组织员。2017年在桂林医学院研究生班进修学习。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个人”、 “先进教育工作者”、 “工会积极干部” 、“区离退休统计先进”等。
军旅生活


王荣玲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舅舅、叔叔都是军人,从小心中就有一个当兵梦。于1993年入伍,遂了她当兵的心愿。
穿上军装,来到部队的那一天,就让她感到了部队有理有条的氛围。生活中每一件简单的事,在部队里都是那么地讲究,被子要叠成豆腐块,床单要抹得平整,脸盆茶缸鞋子要摆放整齐。渐渐地,她慢慢融入了部队生活,也慢慢懂得了军人肩负的神圣使命。
俗话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王荣玲这才体会到军营的身价,在这酸甜苦辣的军营生活里,她知道了上进,学会了吃苦,学会了用手中的笔去记下失败的泪水,记下成功的欣喜,记下军营里的春夏秋冬……即使现在,她仍笔耕不止,还保留着那份与困难抗争的坚韧顽强的意志。
三年的军人生涯,不但炼就了她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增长了她的业务知识和本领,也让她留下许多感动和记忆,懂得了一个革命战士肩上担负的责任,为自己生命里有过当兵的历史而骄傲。
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铮铮誓言

参加文艺活动

前往百色考察
退伍回校后,王荣玲认真学习新的知识及技能,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同时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发表各项论文,不断提高自己。
2018年9月王荣玲担任兼职2018级护理本科一班班主任,做学生指导工作及关心下一代工作指导;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履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获得了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谈到未来的规划时,王荣玲也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措施。在桂医工作二十余年,王荣玲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当兵时的誓言,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持着军人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性格和刚正不阿的作风,保持着对人民不变的爱与真情。
(文/唐紫余、彭小红、刘正华、王荣玲 图/彭小红、刘正华、王荣玲 审核/彭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