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60岁的熊先生(化名)不幸患上了大肠多发息肉病,更不幸的是直肠两处息肉已经癌变,但幸运的是,他在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了腹腔镜全大肠切除手术,不仅切净了全部病变,而且腹壁创伤极小,手术后恢复很快。
腹腔镜全大肠切除是结直肠外科领域高难度手术之一,文献报道中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与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有关。改手术相当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Miles)、左半结肠切除术和右半结肠切除术等数个大型肠道手术的总和,难点在于手术切除的范围广、跨度大,要求术者熟练掌握各部位的手术入路、解剖层次和不同手术场景的转换。
8月30日,熊先生因便血到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大肠多发息肉病并直肠息肉癌变。经医院副院长、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王海鹏教授主持全科讨论后,为病人定下了腹腔镜全大肠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的手术方案,同时制定了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ERAS)的一系列康复措施。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9月5日,在王海鹏副院长的指导下手术开始。胃肠外科副主任陈伟副教授担任术者,艾常华副教授和龙祥恺主治医师协助。医师们首先在腹壁行2个1cm和3个0.5cm的小切口,然后在腹腔镜监视下依次完成了直肠、左半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各部位系膜的游离,经肛门部操作部位取出切除的标本,最后完成回肠造口,手术历时5小时余,全程顺利,出血仅约40ml。在ERAS的康复治疗下,熊先生手术后第1天即可进食并下床活动,仅有轻微疼痛感,熊先生和家属对此感到非常惊喜。
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在王海鹏副院长的带领下,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展各类腹腔镜胃肠手术,无论是广度,还是难度方面,都处于桂北地区前列。特别是近几年来,科室又大力开展加速康复外科技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已成为科室的技术特色,使更多患者从中受惠获益。
(文 图/胃肠外科 审核/周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