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在乐群校区综合楼多功能厅举办急救知识“心肺复苏”走进校园公益活动。桂林医学院副院长孙莉、学工处处长胡友根、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梁志清出席活动。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旅游学院学生代表,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学本科生、检验专业学生、口腔专业学生、护理专业学生、留学生、规培生以及部分桂林市基层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共100多人参加了活动。
孙莉发表致辞。她说,桂林医学院是一所具有80多年历史的医学院校,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奉献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药学人才。学校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和健康广西战略,树立“大健康”理念,深化医教协同。此次公益活动,就是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广西、健康桂林做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举办此次“心肺复苏”走进校园公益活动,旨在提高心肺复苏的教学成效,培养学生的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与此同时,让广大非医护人员,包括高校学生,了解、接触、学习心肺复苏操作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为保障学校学生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梁志清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爱心济世、以客为尊、百姓放心”的服务理念,关注健康事业,投身社会公益,担当社会责任是我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有责任,也有义务开展此类急救知识宣传公益活动,为广大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普及相关急救知识,提高全民急救能力,真正做到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
教学管理部陈军宁教授主持培训活动。他通过自身示范,与获得培训合格证的医学院学生志愿者配合演示、分步骤讲解,志愿者辅助逐个指导,现场比赛和训练后总结点评等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教授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用于抢救异物堵塞气道患者)和心脏骤停患者的单人徒手心肺复苏。100多人分批在模拟人模型上进行实操,配合着音乐有节奏做心肺复苏,志愿者在一旁耐心讲解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大家基本掌握了急救操作的要领。
参加培训活动的师生纷纷表示,这样的急救培训很实用。“桂林医学院开展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学习到急救知识还学会了急救操作方法。将来如果遇到需要急救的人,我也能及时给他们提供救助了。” 一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如是说。
据悉,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人因心源性猝死丧生,占死亡人数的15%到20%。在我国,每年大约有5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居全球之首。而作为人口大国,掌握急救的人口比例却不到1%。因此普及心肺复苏操作技能是一项艰巨、刻不容缓的任务。
此次公益活动只是开始,桂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在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医学人才的同时,不忘初心,努力为广大非医护人员宣传和传授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知识,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孙莉致辞

梁志清致辞

海姆立克急救法讲解及示范

志愿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示范

同学们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同学们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比赛

出席活动的领导为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合格的同学颁发证书并合影

梁志清与指导老师为比赛表现优异的同学颁发纪念品并合影

合影
(文/黄艳 图/李锦 审核/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