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党员先行】梁意承:扎根乡村献真情 一心为民促发展
  • 来源:党委组织部
  • 编辑:李丽雯
  • 发布时间:2025-07-14

2023年,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职工梁意承,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他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与责任,奔赴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江柳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驻村工作队员的使命与担当。

团结协作,提升团队战斗力

初到江柳村,梁意承深知熟悉村情、融入团队是首要任务。他主动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靠拢,虚心学习请教,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团队贡献“金点子”,积极参与各项工作谋划与落实。他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与紧密协作,推进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谋划产业发展,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江柳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访入户,用真诚赢得信任

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民意,梁意承一到岗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他的身影穿梭在江柳村的每一条小巷、每一处农舍。起初,部分村民对这位年轻的驻村工作队员心存疑虑,不太愿意敞开心扉交流。梁意承并没有因此气馁,他每次走访都带着真诚的笑容,主动帮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看到村民扛着沉重的柴火,他会毫不犹豫地上前帮忙;遇到需要搬重物的情况,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日复一日的真诚付出,村民们开始主动向他问好,敞开心扉话家常,遇事也总爱找这位热心的小伙帮忙。

一次走访中,梁意承不慎被毒蛇咬伤脚踝,情况危急,闻讯赶来的村民第一时间对他的伤口进行应急处理,争分夺秒将他抬上提前联系好的救护车,火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医院休养期间,梁意承心中始终牵挂着村里的工作,牵挂着那些还未解决的问题。出院后,他不顾医生的再三叮嘱和家人的担忧,毅然拄着拐杖返回岗位。村民们看到他这副模样,纷纷上前关心问候,心疼与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梁意承用真诚和热情,与村民之间结下的深厚情谊,成为了乡村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贴心服务,解决村民燃眉之急

梁意承时刻把村民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走访中,他发现村里不少老人因不熟悉网络操作,面临“购药难”问题。于是,他主动承担起了帮助村民网上买药的任务。他深知药品质量的重要性,细致甄别正规平台,严格核对药品信息,确保万无一失才下单。从下单支付,到追踪物流动态,再到包裹抵达后第一时间送到村民手里,他全程跟进。药品送到村民手上时,他不忘叮嘱和交代药品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时候,村民对药品的使用有疑问,他也会耐心地解答。这份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他也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赞誉。

助力产业,保障村民切身利益

2023年,对于江柳村的村民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作为村里重要支柱产业的罗汉果,遭遇了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困境,大量罗汉果面临滞销。当看到村民们望着堆积如山的罗汉果,脸上满是焦急和无奈的神情时,梁意承心急如焚。他深知罗汉果产业关乎着每一位村民的切身利益,关乎着整个江柳村的经济发展和稳定。

梁意承迅速行动起来,经过多方联系,邀请到了罗汉果烘烤技术专家到村里的烘烤车间进行指导。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尝试和改进,从温度的控制到时间的把握,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实践,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烘烤工艺。与此同时,他积极主动地联系农产品销售公司到村收购罗汉果。为了争取到合理的收购价格,他多次与销售公司沟通协商,详细地向销售公司介绍江柳村罗汉果的品质提升情况,以及村民们的实际困难。

经过多方努力,村里罗汉果的品质有了显著提升。改进后的烘烤工艺,使得罗汉果不仅营养成分得到了更好的保留,外观也更加美观,口感更加香甜。而他与销售公司的沟通协商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成功争取到了合理的收购价格。村里的罗汉果得以顺利销售出去,村民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从初来乍到的“生面孔”,到村民信赖的“自家人”;从凝聚团队的“粘合剂”,到为民解忧的“及时雨”;从品质提升的“推动者”,到打通销路的“牵线人”……梁意承始终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的初心和使命。

助力农产品销售

向村民宣传政策

了解村民情况

帮助村民采摘茶叶